[198] $释放情绪的欲望$fatboy 2012-01-21 16:08人在某些时候,会产生情绪。关于“情绪”的规律是:情绪被释放后就会消失,情绪没有被释放或者没有被完全释放就会在心灵的某个地方存留下来,它仍然保持着被释放的要求,在将来的生活中相关的时刻发出它的声音。
人都有释放情绪的欲望,在现实中,这是一个容易被压抑的欲望,而非压抑它者的欲望。我以为,多数心理问题都是这个欲望被压抑的结果,它的比例超出了性欲被压抑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情绪”是什么,“在某些时候会产生情绪”,是什么样的时候。我们总说人的心理分为理性和感性两个部分。情绪似乎不属于理性层面,很容易认为它属于感性层面。但其实它既不属于理性,也不属于感性,它是夹在感性和理性层之间的一个东西。
以为它是感性的,是因为混淆了“情绪”(emotion)和“感受”(feeling)。它们看上去挺像的,其实完全不一样。愤怒、悲伤、失望、欣喜等等,是情绪;温馨、宁静、愉悦、热情等等,是感受。区别是什么呢?区别是情绪是基于“
期待”(expectation)的,感受是不基于“
期待”的。情绪是实际情况的发生和期待不一致造成的;感受是外物直接触碰心灵时产生的——类比于外物直接触碰身体时产生的感觉。
举一个例子:我出去郊游,进到一片山里,鸟语花香,山明水秀,我心里觉得特别宁静特别舒适,这是感受。第二次我又出去郊游,还是去那个地方,希望再享受一次宁静舒适的感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山里一下子出现好多人,喧嚣吵闹,他们还满地乱丢垃圾,我感到特别失望、烦闷,甚至有些愤怒,想骂人,这就是情绪。这个例子中,第一次的宁静喜悦来自山水环境带给心灵的直接体验;第二次的失望愤怒来自于对宁静喜悦的期待被现实打破。
没有期待就没有情绪,期待和现实一致也不会有情绪。期待和现实不一致就会有情绪,这是人不能避免的。当现实高于期待时,就会出现喜悦、兴奋、激动等情绪;当现实低于期待时,就会出现失望、悲伤、愤怒等情绪。
前一阵子我给王教授讲这个情绪理论的时候,他跟我说了他的一件事,是很好的例证。有一年,他的一个研究成果拿到省里去评奖。他对这个研究不是很满意,因为它是一个宏大的研究的初步结果,并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他觉得能拿个末奖回来就不错了。结果评出来二等奖,给他乐坏了,高兴了好几天。第二年,整个研究作完了,把完整的研究成果拿去教育部评奖。在评奖阶段,有个哥们打电话过来,说他在评委会里,评委们都很认可这个项目,已经定下来是一等奖了。于是教授就期待着这个一等奖的到来,结果过了几天开奖时,是二等奖——原来那个哥们是个忽悠。他又气又恨,不痛快了好久。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情绪来自于期待”的道理。教育部二等奖比湖北省二等奖强太多了。可是带来的感受却是天壤之别,就是这“期待”在其中作祟,不同的期待引发不同的情绪。
总的说来,人们希望一些正面的情绪,不太喜欢负面的情绪,所以调整预期是个好办法,很多人也会主动这样去做。期待低,自然出现失落的可能性就小。可是本质上无论所谓正面的情绪,还是负面的情绪,都是需要释放的,不释放就会伤及身心。老祖宗有个总结,说“七情伤身”,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显然是七种情绪,不是七种情感。从现实层面看,正面的情绪容易被释放掉,因为它容易被个体接受,也容易被环境接纳,一个人高兴地直乐他自己不会去压抑,旁人也不会来阻止;负面的情绪不容易被释放掉,因为首先自己就有些原则来压抑它,比如“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的,并且也不容易找到适当的环境来释放——想大哭一场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所以,从实际效果来看,调低期待对减少情绪造成的心理问题是有帮助的。
我们说情绪既非理性也非感性,而是夹在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原因就在于“期待”是来自于理性的,它主要是基于理性认知而对未来进行的预测。所以,情绪是一个由于理性层面的预期和实际发生的情况不一致而导致的感性层面的心理体验,它来源于理性认知的偏差,导致的结果却是感性层面的。
总体说来,情绪不是对身心健康有益的东西,减少情绪的发生,有两个办法:一是调整预期,预期和实际一致时,就不会产生什么情绪,可是毕竟是没有发生的事,谁能回回都准确预测呢?所以安全的办法就是把预期往低调一些,这样虽然不能避免情绪的发生,但会使出现正面情绪的概率大一些,正面情绪总是好处理一些;另一个办法是“
放弃预期”,这是老子的意思,也是佛陀的意思,如果你没有预期就不会有情绪。什么事情自然而然地来,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结果就可以了,不预期,就不存在与预期有落差的问题。“禅”的境界就是坦然接受一切,发生什么接受什么,没有预期,这得很高的人生境界才能做到的。
情绪会导致心理问题,根本原因是“释放情绪的欲望”特别容易被压抑。被谁压抑呢?被前面说的“遵守行为准则的欲望”压抑,主要是它。社会越文明,规则就越多,情绪就越找不到释放的出口。举例说前面提到的“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要坚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仅是我们的,也是犹太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等各民族的光荣传统。“男人要坚强”这一条直接就是冲着压抑情绪来的,它简直可以直接翻译成“男人的情绪不能发泄”。文化中有这一条,就会被多数男性认同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于是长年不哭不释放,伤心难受的时候咬咬牙就过去了。咬咬牙当时的困难是过去了,情绪留下了。这样不断积累,未被发泄的情绪越来越多,对身体和心灵都日渐造成了伤害。男人的平均年龄比女人小那么多,我认为这件事是罪魁祸首!如果有多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排第一。(现在这么说是有点武断,没有什么证据,希望将来能有证据证明之。)
情绪没有发泄,被压抑后它不会消失,存留在那里,将来会产生这样的影响:首先是“一想起来就觉得难受”或者“一想起来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样的,这些没有消失的情绪会附着在它们相关的回忆上,再想起来时这些情绪就会再次出现,因为它们仍在等待被发泄;再者就是“移情”,移情的意思是:此刻发生的事情引发了之前某个相关联的事情上附着的情绪,比如一个儿时受虐的男子在别人谈及跟父亲的互动时会产生极大的厌恶感,这种情绪并非当下事件(与预期不吻合)造成的,而是它激发了从前的回忆以及附着在那回忆上的情绪。
移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生活中比比皆是,注意观察时,随处可见,我想平均下来一天能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看到的移情现象不下十几次。任何你感到不可思议的情绪发生时,基本上都是移情。比如你跟一个人说一件挺平常的事,他突然发火了,那就是移情,不是针对你的,是他自己原有的情绪发作了;又比如你说起一件你觉得挺愉快的事,对方却面露悲色,那也是移情,是让他想起了以前的什么伤心事。
移情本身并不直接造成心理问题,以下这种移情却是造成心理问题的普遍现象:当未被释放的情绪留存在潜意识里时,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问题。(通常人们会说这种情绪被“压抑到潜意识里”了,但我愿意说成是“留存在潜意识中”,这里涉及到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后面会专门来谈)用一个类似的例子来说明:一个儿时受虐的男子,如果他在意识中固守“我的父母是好父母,他们很爱我”的观念(他不允许自己憎恨父母),那么当别人谈及亲子互动时,他就会产生难以忍受的厌恶感甚至愤怒,可是,他不知道这种厌恶感或愤怒是从哪里来的,这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移情本身问题不大,只要自己知道是移情,知道是过去的某些情绪没有释放的结果,在现实中逐渐寻找机会将它们释放就可以了。然后,不知道这种移情的情绪是潜藏在哪里的,就可怕了,因为这样就无从下手了——知道有情绪需要释放,但是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情绪。这样,这些旧有的情绪就会通过移情作用在生活中反复引发,但是由于它本身并没有得到释放,因此即使被引发的情绪被释放了(比如别人谈及亲子关系时大发雷霆一通),本源的情绪仍在,将来还会再次通过移情作用发作。所以有“重复模式的不明情绪爆发”这一现象的朋友们要注意了,你们很可能遇到了这个问题。能够自行解决这个问题的在人群中应该不超过2%,所以最好相信你不是这2%,应该去寻求咨询师的帮助了。
一个人从出生后的很多年都是在无意识中生活的,就是随着生活的演进而自然发展,他没有反过来自我认知然后进行主动调整的能力。这样,在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中势必由于内化的行为准则(主要来自于家庭)压抑了大量情绪。我们这个社会,“完美的父母”应该不超过1%,社会就更不完美了,所以绝大多数人在18岁所谓成年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只是这些心理问题尚未暴露出来。为什么没有暴露呢?因为还没有暴露的机会。大多数心理问题是在进入社会后的初期(头三五年)开始暴露出来的。并且,越是早年产生的问题,暴露得越晚,婴幼儿期产生的问题暴露得最晚。说这些的目的是想说:有心理问题说明你正常,没有心理问题你就是个奇迹了!越早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着手加以解决的人,越容易在后半生过得幸福。
所有的情绪都必须完全释放干净。这是爱自己的人们必须要努力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