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sArAuth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archive.php on line 75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aBlog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archive.php on line 76 《倾城之恋》 - 三体·混沌 - Thinking In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238] 《倾城之恋》
fatboy 2016-12-18 15:10

我在这个年纪才第一次知晓张爱玲大概是怎么回事,去“喜马拉雅”听了《倾城之恋》,大为震动。从一开始就大为震动,以至于每天只敢听一点——美好的东西一天享受一点,别贪恋。

它背离我从前所有的阅读经验,怎么会有这样一个人,可以一边叙述情节,一边残酷地暴露情节发生时人物的内心活动?传统的叙述方式中叙述者也会常常谈到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更深刻、合理地解释人物的言行,因此这样的解释中心理活动和言行是同方向的,即“他/她这样说/做,是因为他/她是这样想的”。张爱玲阐释的心理活动和言行是逆向的,冲突的——“她这样说/做时,心里其实是这样想的”。而往往“这样想的”都带着自私阴暗的色彩。于是这种不断发生的由内在算计编织出的外在美好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张力的本源在于当它展现在你面前时你感到如此真实——人,就是这样的。

这种方式得以成功的基础是张爱玲对女性内心世界极其精准的把握,但凡有所偏差,“真实”的力量就泄了。是怎样冷峻的一双眼、一颗心才能把人心看得如此透彻啊!若有怜悯、若有期望、若不够勇敢,都会让所见失真。这冰冷地洞察玲珑人心的能力真是天赋!我想正是这天赋造就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张爱玲。

然而可惜,终究没能铸造辉煌,太遗憾。文字构造的艺术大部分都是“起承转合”的节奏,或者这个节奏的简化(比如“赋比兴”)。凌云而起就需要能接得住,进而在高潮时繁华满天,最终归于悠长。所以一开始就惊了天地,高潮的那一翻就极难,许多作品就卡在这里而未能登至绝顶。《倾城之恋》的高潮是让人失望的。打仗了,调情变成了共患难,在生死面前就不需要假面了,互相表演着的暧昧沉落下来变成了日子。变成了日子就踏实了,因为真实了。“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这句话一出,这本书就完了,倒在了文学圣殿的门口。

很明显,这就是这本书的眼,讲这么个故事,就为了外化作者心中的这种情愫——那由男女风流开始的关系如何才能转成沉入生活的真实伴侣?突如其来的灾祸造成的共患难。战争结束了,书也很快就结束了。结束得仓促,因为要表达的说完了嘛。当读者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来给我讲一个你的看法”时,弥漫的艺术气息突然消散,留下一枝僵硬的道理,等待读者来辩吗?

“我有一个想法,我编个故事讲给你听。”这不是艺术,这最多能算是寓言。艺术是“我看到的生活、我看到的社会、我看到的人性是这样的,我描绘给你;至于你怎样看待我描绘的这些,是你的事”。艺术是发散的,科学才是收敛的,收敛到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些陈述上。所以,如果《倾城之恋》只是为了用一个故事表达作者对男女情感发展的一个看法,那么它就是非常低级的。

如果你不认同这种艺术的基本原则,并不认为作者利用一个故事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就不是艺术,那回到这个看法本身。张爱玲写这本书的时候24岁,还没有遇到胡兰成,也没有看到哪里记载24岁前张爱玲有过深刻或者长久的恋爱,我相信确实没有。那么“一场变故带来的共患难可以把调情变成真情,至少十年八年”这个想法哪里来的?张爱玲对白流苏的刻画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而这个想法不是。这个想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是少女对“真情”的渴望,尤其是冷眼见着世间那些所谓真情无非是背后算计之后,不愿放弃对“真情”的希望,而给自己的一个安慰,一个寄托。我相信,相当多的成年人不会认同这个看法,他们会说,生活比这残酷多了:患难之后,原是什么,还是什么;甚至患难中呈现出的真实包含着彼此的丑态,成为事后赶紧向这些丑陋告别的原由。香港之战,只有18天。战火中18天的相濡以沫可以奠定十年八年的共同生活吗?可不好说。现实主义刻画我们经历的真实世界;浪漫主义刻画我们心中渴望的美好世界。一部作品,在高潮突然从现实主义变成理想主义,内在气息无法衔接,于是故事分裂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分别被作者内心两股不同的力量推动,最终凝结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从小说的文本来看,所有文字分为三类:叙述情节、刻画白流苏的心理、作者评论。只有这三类,没有第四类。“作者评论”就是情节发展到某个结点时作者谈几句自己的想法。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没有范柳原的心理活动;二是作者评论的出现是不是弊大于利。

读完小说后会有一个明显的印象:白流苏的形象清晰鲜明,但范柳原的形象模糊,他仿佛是一个衬托品,所有关于他的文字都是和白流苏缠绕的,独立描写他的部分少之又少。他的形象像是一个剪影,而不是一个血肉丰沛的人。这是一个情感故事,我们知道每一个情节中女方的所思所想,知道她言行背后的心理动机;但是我们不知道男方的。男方是一个花花公子,他的心思可不比女方简单。现实生活中也是,女人的心思再精巧,碰上真正城府深的男人,总是算计不过的。小说中这种不对称的描述带来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范柳原行为的合理性”问题。由于缺乏对范柳原心理动机的交待,就需要读者自己来补,当补不上的时候,读者就会质疑:“不合理”。能引发质疑的地方俯拾皆是,例如范柳原为什么会喜欢上白流苏?范柳原的生意到底是怎么回事?范柳原为什么愿意花这么多精力在白流苏身上?范柳原同时还有没有别的女人?范柳原为什么18天后就愿意娶白流苏了?有些问题范柳原在对话中谈起过,但是既然白流苏“说的和想的不一样”,范柳原自然也不会言如其实,那么他到底怎么想的?不知道。

24岁的张爱玲对女性的了解透彻入骨;对男性,就差很多了。那时,她还没有跟男性深入地交往过,写不出来。这也就成了这部小说的一个遗憾。试想,如果能同时写双方的心理,把暧昧中的男女双方的内心活动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会是怎样的华彩!

大部分小说是没有“作者评论”的,只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当然也有些是有的,比如《平凡的世界》。单就这本书而言,作者评论的打扰超过了它带来的益处。因为本身就是短篇,作者评论的经常出现使得用户总要切换阅读状态。跟随故事的演进和与作者对话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一旦作者评论出现,读者就必须切换到听另一个人怎么看待当前情节的状态。如果评论打动了读者,还可以抵消这种切换带来的打扰;如果评论不能打动读者,那就只是一种干扰。出现多了,读者就会烦。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女人们就是这一点贱。”这是精彩的评论。“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女人给当给男人上,那更是淫妇;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给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也还污了刀。”这就不好,情绪化,而且长。“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这句也不好,太直白。本应是读者体会的东西,一直说就没有味道了。总的说来,作者很难把握每一句评论是否都能打动读者,但它影响阅读是一定的,它需要读者跳进跳出,时而在情节里,时而跳出来看待情节。这些评论可以全部删掉,完全不影响作品的质量。让读者的情绪持续地随情节流动是更好的选择。

“倾城之恋”,对应的是这一句话:“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这是最令人叹服的地方,是张爱玲超出常人的高妙之处!谁都知道这不可能,但人心的奇诡就在这里——客观上不可能的事,主观上偏会去想。当流苏真的成为了范太太,柳原完全把她当自己人了,在她切菜煮饭的时候,在买菜回家的路上,在灯影下看着柳原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念头闪过:“若不是这一战,我们恐怕还在调情,我成不了范太太,得不了这样的情和这样的日子。莫不是这一战就是老天为了成全我吧?!”她会这样想,因为她心里充满了欢喜,她太幸福了!能把人心如此精妙之处翻落于纸上,张爱玲也必是老天眷顾之人。


0条评论: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