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sArAuth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archive.php on line 75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aBlog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archive.php on line 76 $保持内在认知与外在经验一致的欲望$ - 三体·混沌 - Thinking In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199] $保持内在认知与外在经验一致的欲望$
fatboy 2012-01-23 17:29

这个问题稍有点复杂,我想用这个顺序说:
1. 什么是“认知”
2. 潜意识认知vs.意识认知
3. 什么是认知与经验的一致性
4. 满足一致性欲望的手段
5. 自我认知

1. 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大脑理解外部世界的功能。大家都学过一门课:物理。物理是什么呢?物理是对自然世界的认知。物理学做的事情,我们每天也都在做,只是对象稍有不同,物理的认知对象是自然世界,心理的认知对象是一生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情。物理具体在做什么呢?两件事:一、记录下所有观察到的自然界现象;二、从这些现象中找寻“规律”。我们的心理也做这两件事:记录下人生经历;从这些经历中找寻“规律”。“规律”是什么呢?规律就是多种现象的共性。我们为什么要认知这些规律呢?本质上说,是为了从已知中获得知识,对将来面对未知的时候起到帮助。说得深一点,整个物理是建立在“规律不变性”这一信仰之上的,也就是说,我们默认“昨天的规律今天还适用,今天的规律明天还适用”,如果不承认规律不变性,整个物理就不用研究了。即使我们见过一千万次太阳东升西落也不能证明明天它还是东升西落。只有我们相信旧有的经验能指导未来,研究物理寻找规律才有意义。虽然规律不变性是无法证明的,但是我们愿意相信它,它是科学最基本的信仰之一,好在迄今为止它也一直保持成立。

我们的心理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默认规律不变性,所以我们不断从已有的生活中获取“生活经验”并把它用在明天的生活中。比如,我们从与一个人的交往中得到规律:“他是个严肃认真的人”,于是我们用与严肃认真的人打交道的方式待他,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明天还会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人。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是随机的,明天不知道怎么样了,我们这种对经验找规律再用到新生活中的办法就不灵了。

所以,所谓“认知”,就是一种心理活动,它不断从已有生活经验中总结出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指导未来的生活。

2. 潜意识认知vs.意识认知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我们的潜意识在不断进行认知工作,同时我们的意识也在进行认识工作。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潜意识层时时刻刻都在不断接纳新的生活经验,不断认知它们以及调整旧有的认知。并且我们的意识层也在做同样的工作!

妈呀!人的心理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它是进化的结果,进化其实是不断生成更复杂有序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最终统治了世界,就是因为人类有远比动物发达的意识层。人可以有意识地认识世界,从而认知到很多世界的本质规律,比如原子结构,比如基因图谱,比如宇宙理论,动物永远完不成这些。所以最终是人类统治动物而不是动物统治人类。

既然我们有两层的认知,他们的认知结果是一样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很不一样的。对比潜意识认知与意识认知,它们有三个主要的区别:
a、潜意识层的认知对象更广泛;意识层的认知对象少得多
b、潜意识层的认知功能薄弱;意识层的认知功能强大得多
c、意识层的认知努力可以由意识控制;潜意识层的认知进程很难受意识影响

一个一个说:
a、意识层的认知对象是进入意识层的事物;潜意识层的认知对象是进入潜意识层的事物。潜意识层很强大,它记录了有生以来一个人的全部经历,这是潜意识最重要的一个特性。一个人一辈子见过的所有东西,经历过的所有感受,发生过的所有情感,思考过的所有问题,体验过的所有情绪,等等,只有跟这个人发生过关系,都被记录在潜意识里。你全部的历史都记忆在潜意识里,而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真实地或者被修改过地进入了意识层。
以计算机系统做类比,潜意识层就是硬盘,一个超级大的硬盘,所有从胚胎发育到潜意识形成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写入这个硬盘,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如实记录,不分高下好坏,只要发生过的,就记下来。可想而知,一个成人,这硬盘里都已经记录了多少!这是人脑强大的地方。意识层就是内存,内存比硬盘小太多了,只有跟当前相关的,才会被调入意识,进行处理,这和计算机的运行模式是一样的。意识也和内存一样,是个快速高强度运算的东西,如果要把全部资料放入意识来工作,意识就爆掉了。意识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只有当前需要处理的事物才会被调入意识层来处理。

b、意识的存储空间虽然小,它的处理能力却很强大的,或者说,它连着一个超强功能的CPU,这是潜意识层没有的。和计算机系统不同,潜意识也有个CPU,就是太弱了。意识层的CPU是最先进的16核处理器的话,潜意识层的大概还不如最早的286。那么,所谓的“处理能力”是什么呢?就是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就是从既有现象得出内在规律的能力,也就是逻辑能力,也就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归纳是从多种现象中总结相同之处(规律);演绎是根据已有规律推演出新的规律。潜意识有一定的归纳能力,但是演绎能力很薄弱。意识的归纳和演绎能力都很强。
所谓意识的认知能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思考”。如果你观察自己的思考,就会很容易发现,思考其实是在用“语言”思考,但凡稍微复杂一点的情况,都需要“因为XXX,所以XXX”、“假设XXX,那么XXX”、“有两种可能,如果选择A,那么XXX;如果选择B,那么XXX”这样的逻辑在大脑中进行。我们的人生之路,需要选择的地方太多,稍微重要的选择放在面前时,你都会提醒自己“我要想一想”,所谓想一想,就是对当前的情况进行理性认知的过程,之后在认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意识的认知能力非常强大。相对论就是在一个伟大头脑中认知的结果。对于普通人,即使没有爱因斯坦那么发达的大脑,学会加减乘除还是没问题的,搞懂进化论也并不难,而在个人生活中,认清东南西北、理清亲戚关系、分清朋友性格也都是普通人就可以做到的。而这些对于小动物们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

c、我们可以选择“现在我想一想”,也可以选择“先不想了,明天起来再想”,这就说明我们对自己的意识层的认知能力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选择在什么时候使用它,甚至多大强度地使用它。但是,潜意识认知是无法有意识地控制的。潜意识认知就在那里,日复一日地忠实地记录点点滴滴,进行它简单的归纳整理,形成一些潜意识层的对生活的简单认识,一些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我们内心深处的观念,而这些观念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这我们的日常行为。
我们无法控制潜意识认知,但是我们可以使用我们的意识去认识“潜意识在怎样认知”这件事!这又是人类心灵的一个伟大之处。

3. 什么是认知与经验的一致性

所有物理规律都必须符合这样一条:与自然世界观察到的现象保持一致,就是没有违背规律的现象存在。我们的心理也有保持一致性的需求,也就是保持认知结论与认知对象之间没有冲突,当有现象与既有认知结论相矛盾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调整,以消除这种矛盾。

既然存在意识认知和潜意识认知,也就存在三种可能的不一致性:意识认知的不一致性、潜意识认知的不一致性、意识认知与潜意识认知的不一致性。

意识认知的不一致我们自己是知道的,比如认识一个朋友,几年交往下来,我认为他是一个“和善”的人,但是突然有一天看见他与别人大吵一架,这个新现象与旧有认知是冲突的,因此我就需要调整我的认知,成为:“他并不是一个总那么和善的人”。

潜意识认知是否存在不一致性,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搞明白,我倾向于认为潜意识认知不存在不一致性。一来是由于潜意识记录了生命历程中所有的事,它在这所有的事上进行简单的归纳,信息充分,归纳简单,应该很难出现错误;二来是我个人的经验中没见过潜意识认知的不一致。当然,潜意识认知本来就不容易观察到。我自己的就不容易观察到,别人的更不容易观察到,所以经验缺乏也使我对此难以判断。或许将来有更多经验了,我会对此有更深入的认识。

最重要的不一致性是意识认知与潜意识认知的不一致性。就是意识里认为一件事是这样的,但潜意识里认为是别样的。这种不一致性会产生心理困扰。这个困扰的来源在于行动最终是由潜意识引发的。所以就会出现当潜意识认知与意识认知不一致时,人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解释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引导意识认知去了解潜意识认知。当事人认识到了“原来潜意识里是这么想的”,这种认知不一致性造成的困扰就消除了。

由于潜意识的认知能力很弱,它基本就是对事实的简单归纳总结,所以当我们说“意识认知与潜意识认知不一致时”,它又可以翻译成“意识认知与潜意识中记录的某些事实不一致”,意识层面忽略了这些事实,但是潜意识里知道它们,不能忽视。举一个例子,在很多人的意识认知里有这样一条:“我的父母很爱我”。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实际生活中“所有的子女都是爱父母的,未必所有的父母都是爱子女的”,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而言,虽然意识层里是这样认知的,但是潜意识层里并不这样认知,潜意识里很清楚“我的父母并不如我希望的那样爱我”,或者说潜意识层里记录着很多曾经发生过的显示出“父母并不爱我”的事实,它们与意识层里的“父母爱我”的认知是相矛盾的。这种不一致会引发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经常会表现为一个人对爱的极端渴望或者无缘由的对他人的憎恨。这种渴望或憎恨是他自己解释不了的(经过了移情作用)。

这一问题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个人不愿意接受“父母不爱我”这一事实,因此与此相悖的生活经验就存留在潜意识里,潜意识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内心不经历过于痛苦的感受(前面说的“避免痛苦的欲望”),就不让这些经验进入意识层面,因此意识在进行认知时,缺乏父母不爱我的经验作为认知对象,也就不会得到“父母不爱我”的结论。

由此可知,解决意识与潜意识不一致的问题,目标是使得意识层认识到那些潜意识层中与意识认知不一致的“真相”,那些被我们“遗忘”的真相。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并不是直接去揭开那些真相,这样是很难成功的,因为潜意识会继续防止这些真相进入意识。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应该在于打破那个抑制这些真相进入意识层的欲望,比如这个例子里是“避免痛苦的欲望”,多数时候也都是由于这个欲望造成的压抑。而打破“避免痛苦的欲望”并非易事,它没有什么捷径,唯一的路是当事人拥有承受痛苦的勇气。所以我们常说,只有当事人才能解决他自己的问题,因为这种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来自当事人个体内部,而作为协助者(例如咨询师)如何才能帮助他获得这样巨大的勇气呢?唯有“爱”!创造出爱的环境!当人处于爱的环境中时,会激发他内在的对自己的深深的爱,希望自己成长、希望自己健康、希望自己和谐的爱,这种爱自己的力量会创造出巨大的勇气,让个体为了能够走向光明,迫使自己勇敢地正视、体验、接受心底最深处的伤痛的经历。

4. 满足一致性欲望的手段

保持认知与经验的一致性,是人一辈子持续进行的努力工作,有时候我们说“成长”,就是说这件事:成长就是不断接纳新的真相的过程。

小孩子刚生出来,对大千世界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伴随他逐渐长大,看到听到体验到的就越来越多,他的小脑瓜子里就会不断整合这些,一点一滴地形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所以成长的过程,就是认知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常常会听到小孩子说出让大人匪夷所思的话,和常理相去甚远。但是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可不是故意创造这些说法,他是很真诚地这样说的,他这样说,是基于他当前的认知的。小孩子的经历少,基于这相当少的经验得到的认知自然跟基于很多很多经验得到的认知会有很大偏差。

我们以为长大成人,知识结构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认知应该符合客观事实了吧。可惜很难这么说,因为其实没有什么“客观事实”存在。世界很大,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个人的经历再丰富,相对于大千世界,都也只是一小撮。每个人都是在对自己的一小撮经历进行认知。当我们说“内在与外在一致”的时候,实际上是说认知与自己的这一小撮经历是一致的。每个人都是特殊的,带着特殊的天性,在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在一个特别的家庭中成长起来。每个人的经历都与众不同,每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也都与众不同。

由于每天都会接触到新的事物,获得新的体验,这些新东西总有和已有认知出现矛盾的地方。这时候我们的一致性欲望就会发生,它要求我们化解矛盾,重新回到一致状态。这有两个办法:一是调整认知结构,使其接纳新的经验;二是拒绝接受新事物新经验,维持认知结构不变。我们通常认为第一种是健康的,第二种不健康。或许你会以为第二种很少见,不是的,它很常见。越是年轻,既有的认知结构内容越少,就越容易调整;年纪大的人,已经有了太丰富的认知结构,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大网,牵一发动全身,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维持既有局面不变”的欲望。人都有惰性——一种拒绝改变的欲望。这种欲望会压抑一致性欲望,导致一些年长的人在遇到与既有经验不相容的事物时说:“我不相信”。

我的父亲在这个问题上有点典型。在我小的时候,我就常遇到这个困扰:我给他讲发生在我身上的经历时,他有时会说:“我不相信!”我很不解,甚至愤怒!我说:“我不是在告诉你一个想法,一个理论,一个假说,那些你可以说‘我不相信’,我在告诉你一个事实,你怎么能对一个事实说‘不相信’呢?”但他就是这样的。前两年还发生过一回,我跟他说我的一个朋友是做“工业设计”的,作为一个在钢铁厂工作了一辈子的工程师,他想了想说:“工业不需要设计啊”。然后我们就此讨论了一会儿,我忽然明白他的意思了,我问他:“你是说‘工业设计’不应该作为一个行业,还是说就不存在‘工业设计’这个东西呢?”他说:“不存在‘工业设计’这个东西!”我只好说:“这个朋友是清华大学工业设计系毕业的。”这下他没有话说了,因为他除了有个固守既有观念的习惯外,还有个迷信权威的习惯,所以他还不至于说“那是清华大学搞错了”,于是他只好接纳这个新的经验进入他的认知结构了,至于他内心里怎么调整的我就不知道了。

这种例子可很多,我见过有人不相信自己的子侄靠兼职一个月能挣那么多钱的,其实也不多,90年代末大几千块钱。更离谱的是有人声称他“不承认相对论”。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既有认知不用费力去改变,可以拿出很大的劲头来拒绝事实。可是,这种拒绝是在意识层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意识层面通过拒绝某些事实来维持意识层面的认知一致性,但是,“潜意识是记录一切的”,因此潜意识是无法拒绝接受这些事实的,所以即使在意识层面通过拒绝事实维持了一致性,发生过的事实都还是在潜意识里,所以仍然面临着“意识认知与潜意识认知不一致的问题”,也就是说,其一致性欲望仍然存在,等待被满足。

人们会费尽心力用拒绝事实的方式来维持既有一致性,这也从反面说明“把新经验融入认知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新经验与既有认知冲突过大的时候。一个相信人性本善的人见到大恶之事就很难接受,一个心存母亲完美形象的人撞见母亲通奸同样难以接受。有一种心理病症叫“创伤后心理失调”(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就是在大的灾难或创伤后心理难以恢复正常。灾难过后不是每个人都会产生PTSD,有些人过一段时间心理状态就恢复了,有些人一直恢复不了。我们知道,所有心理问题都是某些欲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的结果,所以对于那些一直恢复不了的人而言,就是在创伤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欲望,这些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创伤是个很复杂的事,对于不同的人会引发不同的欲望,但有两个是共通的,一个是释放情绪的欲望,一个是认知一致性欲望。灾难肯定不是“期望”中的事,我们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来自于事实与期望的不符,所以灾难这种重大偏离期望的事都会引发巨大的情绪,这些情绪在灾后没有找到渠道进行足够的释放,就会积郁成病;同时,灾难是经历者之前从未有过的经验,它一定与既有认知结构有重大冲突,能够调整好认知结构把这新的经验融入进去的人,他们的世界观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改变之后心理状态就恢复正常了,但是有些人难以调整认知结构——对于他们来说,冲突相对于调整能力而言太严重了——就会遗留心理症状,需要外界支持来帮助他们完成这种调整。为什么越是小孩子灾难的冲击越大呢?因为越是小孩子,在他们的眼中世界越是美好。人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遇到负面反馈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才逐渐了解和接纳“原来世界不以我为中心,而且它并不那么美好”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对于一个突然遭遇重大灾难的儿童,需要立即作出重大调整,实在是太难了。

5. 自我认知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于认知的讨论所举的例子都是意识和潜意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实际上这是片面的。人的认知总的说来分为两个部分: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对“内在自我”的认知。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试图搞清楚两个问题:世界是什么样的(指个人经验世界)和“我”是什么样的,然后有一个问题“我该怎样活着”是这两个问题的自然结果。实际上,你未必需要在意识层面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你完全可以依赖潜意识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而由于所有行为的决定是潜意识发出的,这样你就可以完全依赖潜意识活着,不用做意识层面的任何思考判断。这正是禅宗主张的生活方式:明心见性,但行直心,自然而然地活着。这个境界很高,它基本上是要求你放弃理性能力的——在生活方式上放弃,买个菜数个钱什么的还是需要的。绝大多数人是贪恋自己的理性能力的,这是一种执著:放弃理性能力了还算个人吗?和猫狗还有区别吗?理性能力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思维快感,都不愿意放弃它。比如我思考这些心理结构什么的,还在这里写,就是贪图这种思维快感。可是,认真地想就明白:到底是人活得自在舒服呢,还是小猫小狗活得自在舒服呢?思维能让人明白事儿,但是不能带人去幸福之地——幸福是感受,是感性层面的事,不是理性层面的思维能够带来的。回到感性中去,人才能体验幸福。

既然大多数人放弃不了理性,成不了佛,他们的意识层面就在不停工作着,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什么叫“认识自我”呢?人生而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独立的性格,这是天性,可是人生出来的时候是不了解自己的,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人们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自己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而不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的。举一个例子,有些人沉默一些,有些人话多一些。当然这可能是后天塑造的,后天塑造的不算,说先天的,除去后天影响,在自然状态下,有些人是不怎么说话的,静静听别人说会觉得舒服,有些人却是滔滔不绝地说起来才觉得舒服。人的“表达欲”的强度不同。每个人先天有很多欲望,虽然大家都有,但强度不同。小孩儿会说话前肯定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表达欲强还是表达欲弱的人——他还不会说话呢。随着成长,开始说话了,开始有更多的机会和父母或者他人共处了,有些人就会体会到身体里有一种“说出来”的欲望,如果总不说,总抢不到话头来表达一下,特别不舒服,于是总要找机会说几句,有时候还长篇大论,说完就爽了。一次两次这样,三次四次这样,慢慢他自己对自己就有了这样一个认知:“我是个话多的人”,再成熟一点之后,他会在聚会的时候,先跟大家声明:“我是个话多的人”,好让不熟的朋友有个心理准备。对于这种表达欲强弱的总结,就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认知。我们在成人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己的天性。总的说来,更了解自己的人活得更好一点——一致性冲突少一些,老是出乎自己意料也不是很爽的事。

自我认知的对象不仅是先天性格,人在后天形成的所有个体特质,都是自我认知的对象,例如“行为模式”、“个人素质”等等。这些后天形成的特质,相对于先天性格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先天性格是不受认知影响的——它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对它的认知有对错深浅之分;后天特质受认知的影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出生时是不存在后天特质的,后天特质是在成长中逐渐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意识对此特质的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在一边发展特质一边认知它,并且认知还会影响它的发展。

这种影响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自我预言”的成立。

“自我预言”就是你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父母说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一致性欲望造成的。对于先天性格而言,要满足一致性欲望只有使得认知符合实际,因为“实际”是不会改变的;而对于后天特质而言,满足一致性欲望有两条路:当认知和实际不同时,既可以调整认知使其与实际相同,也可以保持认知不变而使得实际发生变化,变化到与认知相同的状态。之所以可以这样,正是因为“后天特质”是后天的,它就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的。

我们以“个人素质”为例来讨论(“行为模式”比较复杂,以“个人素质”为例简单一些)。我们描述一个人,可以用很多形容词,这些形容词描绘了他的各种属性。其中那些先天不可变的,我们称为“性格”,那些后天可变可塑造的,称为“素质”,比如“勇敢”、“自信”、“强壮”、“聪慧”等等。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件事:如果父母总对孩子说:“你真笨!”,将来他就会真的笨,令人气愤的是到那时父母还会说:“打小就看出来你笨了!”他们不知道正是自己对孩子的评价最终成为了预言。我们还知道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有什么对于自己的理想,比如“我要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假以时日,他就会成为一个勇敢的人。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一致性欲望的结果。人希望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一致,为此他就会逐渐培育出他所希望的素质来。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勇敢”的人,那么遇到歹徒打人他就会比一般人更有勇气冲上去,这样就进一步证明了他的确是一个勇敢的人,于是更强化了他对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的认知,而这一认知又会造成下一次遇到见义勇为的机会时他还会冲上去。这就是自我预言的实现过程。自我预言不可能今天预言明天就实现,但是时间会不可知地在某些时候创造出机会,当这些机会来临时,自我预言就会发生效力,会促使当事人一步步地实现预言,成就自己认为自己应当拥有的品质。

以我自己为例,我自知的自我预言至少有这两个:一个是我从小希望自己是一个幽默的人,后来我就成了一个幽默的人;一个是从小我亲爱的爸爸就常对我说:“你大脑发达小脑不发达,你动手能力很差!”后来我就真的动手能力很差了!后面这个倒霉预言的实现方式是这样的:从小到大每次要动手做什么的时候,比如做各种物理、化学实验的时候,做之前我的心里就会打鼓,就开心紧张,怕自己做不好,做不成功,会丢人。紧张害怕,自然就做不好,一旦开始做不好了,心里就更打鼓:“完了完了,真搞不好了!”越这样越搞不好,最终失败收场。失败又再一次印证了自己“动手能力差”!多么可怕的预言啊!造出个恶性循环来!真把我害苦了。20岁上下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是老爹预言的后果!于是自那时起我开始努力克服这个预言带来的阴影,我总是不断暗示自己“我动手能力挺强的,只是我爹说我差,造成我在这方面成功得少自信不够,我是可以做好的!”这种暗示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那之后我首先不怎么害怕需要动手的事了,这样随着成功经验的累积,而且熟能生巧,我也逐渐变得更加自信了。现在我相信我只要放松下来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绝大多数事情我都可以做好。但即使这样了,我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自我预言的影响依然存在着!我常常还能感觉到它。否则我应该自信到不再需要做这个“我动手能力强”的心理暗示了。

做爹妈的都要知道啊,不要轻易给娃儿下结论!负面结论害死人的!

有一个很著名的片子,叫“The Secret”,翻译成“心想事成的秘密”,就是讲自我预言的。“心想事成”的意思就是你希望自己怎么样,最终就能怎么样。当然前提是你真的这么想,不能今天想我要发大财,明天一看没发财就不这么想了。只要你真实地持续一个欲望,最终它就能实现。对这个“想成为什么人就能成为什么人”的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这个片子,拍得挺好的。

6. 总结一下

“认知”,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理性”。人类的强大就强大在理性发达上了。所以哲学刚起步的时候,柏拉图他们就非常痴迷于理性的光辉。人类可以认知世界,这是多么伟大啊!认知世界,就能改造世界,就能发明杂交稻、原子弹、互联网。可是认知也给人类个体带来了痛苦,没有认知就没有认知一致性问题,没有一致性欲望就能少很多痛苦。你看猫咪们只要吃饱就高兴,撒个欢儿,晒个太阳,睡个觉,一天就过去了。这才是幸福!人类已经基本上做不到了,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多了,想得太多了,要认知,要思考,要判断,要决定,连睡觉的时候脑子都停不下来。由于这个问题太显著了,显著到心理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叫“认知疗法”的治疗方法专门对付它。认知疗法快100年了,相当成功,帮助了无数的人。这也反过来说明问题真的普遍啊!

从本质上说,放弃理性,回归感性,人才能体验到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愉悦,什么是宁静。可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放弃理性呢?又有多少人敢于放弃理性呢?


0条评论: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