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48] 道德经
fatboy 2010-05-31 12:15

昨天遇到一个女居士,正要去参加一个道场,修行一个礼拜,很多人聚在一起持斋念佛。她说现在庙里的僧众都在经营旅游文化事业了,反倒是在家理佛的,心念更诚一些。我很感兴趣,和她聊了很久。主要是问她当下传播的佛教的主旨和她信佛的缘由。
她问我对佛教的理解,我说我的理解主要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放下”,就是还原事情本来的面貌,去除执念;二是“因果”,就是今日事乃昨日果,今日又种明日因,知因果并非易事,多数时候我们软弱,能力也不足,难以看清事情本来的因果关联,修行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在学习洞察诸事的真实因果上。
她说我对因果的理解是不正确的。佛教的基础是因果,但不是此世的因果,而是建立在“轮回”和“六道”基础上的因果。此生的福乃是前世修成;此生行善来世便有福报。这很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有想到如今在民间传播的佛教中,六道轮回已经成了整个体系的基石。于是我就和她争执起来,大致的意思是想说这些非佛陀的本意,是后世弄出来的。佛陀最大的成就在于参透了生死,不是靠前生后世的寄托参透了生死,而是就在此生参透了生死,让自己的心从老病死的苦楚中解脱出来。
为这事我们讨论了快一个小时。后来有别的事,就散了。
散了之后,我忽然觉得很落寞,觉得自己很无聊。我从青春期的时候,就喜欢想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十几年来,对一些基本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还很坚贞地固守自己的看法,以为是人生的真知。所以有和别人聊起这些的时候,就很高兴,很愿意谈自己的想法,也常和别人辩驳。
最近两年,我过得不好,在人生的低谷中徘徊,陷在一些低落处不能自拔。并且对许多人生的困难取逃避的态度,不敢正视。自己振作不起来,也连累家人。
而这一场讨论之后,我就在想,自己的日子过不好,是最大的失败。再如何明白人生,知世间理,都是纸上谈兵,把自己的人生过好,从容、通透、敢于自由、敢于真实、敢于承担,这才是好样的。拿着“思想”和别人辩驳,除了口舌之快,有意义吗?对明天过得好一些有所帮助吗?没有。
回来之后,继续看《道德经》,看到最后一章了。老子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是说领悟世间之道者不去和别人辩驳这些,和别人辩的就不是真的明道。
老子是个伟人,他最伟大之处就是不像孔子、佛陀、耶稣那样带徒弟。“不辩”,自然无徒。在人生的学问上,是没有“师徒关系”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只属于他自己。要想过好自己的生活,人人之间,可以相互参照,但无以师徒传承。


5条评论:

◇ 路人6.5 2010-06-06 23:14 #5
雪落沧海,知行合一

◇ jiner 2010-06-01 20:50 #4
佛陀此生参透的生死,如果是和六道有关的生死,那么六道倒也是实相的一部分了。
不过所有的解脱都发生在当下,这一点上面来说,六道或不六道,确实不值得强调。

然后同感老子实在是太牛逼了。今日的灵修派别林林总总,但其实都脱不出道德经说的这些东西。

◇ 冰河 2010-06-01 17:53 #3
知易行难,古人早就这么说了,外国人则说“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想的再透彻,不行动也是没用。没关系,想明白了就好,做一些自己早已想做的事情,别太追求结果,很快就好了

◇ 路人6.1 2010-06-01 14:26 #2
看起来是终于妥协于现实,其实是不再迷茫逃避。
肯退一步就是进了一大步。

珍珑棋局??

◇ flyingring 2010-06-01 04:34 #1
胡子,好样的!!加油!!
我曾经和jiner说过类似,胡子要是更坚强一点,我就坚决支持他。不过现在我觉得,我无条件支持你,哈哈。

添加评论: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

本博客最新日志:

本博客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