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家庭十字架fatboy 2012-09-11 22:39外部空间 男 │ 女
──┼───
内部空间 男 │ 女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没有谁一个人单拨儿活着,谁都有社会关系。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区分,有些人是自己内部空间的,像父母兄弟老婆孩子,有些是外部空间的,如同事邻里客户楼下买早餐的牛老板。当然有些人不太能说清楚到底算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好像朋友闺蜜之类的,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横在内部外部之间,只是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有些事情上是内部的,有些事情上是外部的,在一件具体的事情上,在内还是在外都是很清楚的。一个很简单的划分原则是:内部空间是情感关系为主导的;外部空间是事务关系为主导的。
“模式”,这是个挺无奈的词,却客观存在着。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并不是那么灵活的,反倒是非常僵化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是用针对“他”的独特的方式来和他交往,或许你不承认,你认为自己很灵活,能够随机而动,但其实这种情况少,更多的情况是“模式”主导的:我们用我们习惯的模式,去跟每一个人交往。每个人都有四种模式,用以对待内部空间的男性、女性和外部空间的男性、女性。或许你对所有同事都客客气气,想不客气,自己做不到,这就是模式。或许不是,你对有些人客气,对有些人不屑,但对所有人都防着一手,提防他们暗地里算计自己,这只是另一种模式而已。每个人的模式不同,因为每个人看重的点不同。没有模式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总会遇见新的人,在面对一个新的完全未知的人的时候,怎么跟他打交道呢?自然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搬来一些套在这个人身上,那就是模式了。
一个人,对待内部空间的男性的模式,是未成年期与父亲关系的延续;对待内部空间的女性的模式,是未成年期与母亲关系的延续。对待外部空间的男、女的模式,是儿时观察到的同性父母与其外部空间的男、女交往的模式的套用。
这个道理很简单。成年之前,你的内部空间里基本只有一个男的,你爸,只有一个女的,你妈。当然也有兄弟姐妹,但从情感关系上说,儿童最亲近者还是父母。后来长大了,结婚了,有了老婆,你怎么对她?当初你怎么对你妈,如今就怎么对她——习惯了嘛。有些人在外面很嚣张,一回家老实得跟小羊似的,为什么呢?小时候他妈不爱搭理他,他得小心翼翼地才能得到母亲的关注,一旦得到了满心欢喜。现在家里的女人换了一个,娘变成了老婆,但其实都是内部空间的女人,他不自主地又会回到童年的模式里——老老实实小心翼翼。
类似的,成年之前,对于一个孩子,是不与“社会”直接接触的,他对社会的概念完全来自于父母与社会打交道给他产生的印象。比如父母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他就会形成“社会不公”的观念。其实社会未必不公,父母遭受的“不公正”可能也并非不公正,他们自己产生了“不公正”的感受而已。但孩子是分不清楚这些的。在人际交往上也是这样。一个人,从来没有在“同事关系”中存在过,忽然有一天,他有了很多“同事”,怎么对待他们呢?自己生创造一些方法出来吗?谁有那能耐!无非是从当年看到老爹的方法中学一些来呗。这就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看老爸在社会上混了十几年,总有成功、失败的各种经历,老爸在从这些经历中总结、学习,儿子也在从中总结、学习,当他开始实战,开始真的进入各种社会关系时,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从前总结出来的那些“好”的经验用上,坏的经验加以避免。
我们因袭儿时学来的模式,不论在内部关系中,还是在外部关系中,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类个体发展的必然过程。
也就是说,每个人在成年早期,都无法从自己的“个人经验”中学习交往模式,大量的交往模式是原生家庭带来的。这是人人皆如此的。
然而,人和人的区别是:有些人一辈子都这样,有些人会反思、修正、调整,会慢慢地从交往中学习新的经验,这些新的个人经验产生新的模式,逐渐地用这些新模式淘汰掉原生家庭模式,经过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最终基本上完全抛弃旧有模式。那时,他就真正地走出来了,不再背负他的家庭十字架了。可是,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多数人被家庭十字架压了一辈子——再把这个十字架传给儿女,再帮助他们继续传下去——如果这个家庭碰巧有点文气,就会给这个十字架起个好听的名字,叫“家风”。
一个人从十字架中走出来的人,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社会经验与外部空间的人打交道,其中完全没有遵循家族传统的意味,也没有把父辈的社会经验与自己的社会经验混杂的意味——他能明确地分清楚自己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面临着新的人群状态,那些父辈的经验只有在新的现实中被检验并验证为有价值才会被留存下来,否则即被抛弃。一个刚进入社会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他个人的社会经验几乎为零,如何从中学习呢?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经验才可以慢慢从中抽取共性,形成模式。
而内部空间的学习就更难了!对于一个女人,外部空间毕竟有很多男人,可以从和他们的交往中学习他们是什么样的,用这些经验中获取的模式逐渐推翻少年时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模式。但是,在内部空间中,只有一个男人:老公!没有那么多案例让你学习,只能从他身上学!不过,好在学习的目的并不是要学会如何“跟内部空间的各种男人”交往,学习的目的仅在于学会如何和“他”交往。所以虽然案例少,但学习内容和目标一致,学即能用,也不乏效率。一个从十字架中走出来的人,完全根据内部空间的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形成和他们的交往方式,既不把异性父母的状况套用到他/她身上,也不把自己的理想套在他/她身上——只和一个真实的他/她交往。做到这一点实在是非常不容易,需要时间,更需要巨大的自我反思的勇气,勇敢地抛弃诸多旧有的模式——而它们“仿佛”意味着对自己异性父母的不认可——当然只是“仿佛”。
最后要说的,是在内部空间的交往中,既受到了父亲的影响,也受到了母亲的影响;而在外部空间的交往中,基本只受到同性父母的影响。这样说来,似乎同性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更大一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这样的。因为虽然内部空间中父母都有产生影响,但是其实多数成年人的内部空间中,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关系,来自于一个异性。也就是说,一个男人,虽然与父亲的关系影响他与内部空间男性的交往,但是他的内部空间中没有男人,只有一个女人,除非他是同性恋。所以对大多数男人来说,儿时与母亲的关系影响着他将来的家庭关系,儿时与父亲的关系影响着他将来的社会关系。女人正好相反。当然,现实社会还有一个现象,就是通常男人的外部空间中没什么女人,男人在外面也主要和男人交往;女人不一样,女人在外部空间中既有足够多的女人,也有足够多的男人。这些太细节了,就不再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