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sAuthName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topic.php on line 83 命题 - 三体·混沌 - Thinking In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31] [2月命题]我最喜爱的游戏
fatboy 2010-02-28 22:57

从我第一次接触扑克牌,我就喜欢上了扑克牌,那时候我大概4岁。
4岁的小朋友都是从“争上游”开始玩起的,有些地方管它叫“跑得快”。再大一点就开始玩“升级”,就是“40分”。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现在的“双升”(“80分”)以前是用一副牌玩的,40分上台,之后每10分一级。“40分”到“80分”的转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完成的,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但很快流行起来了。那时候通常是拿两副牌混在一起打,打完再拆回去成两副牌,分装回各自的盒子。这样多少有点问题,就是当你只剩下两张牌的时候,如果他们来自同一副牌(牌的背面相同),就必然不是个对儿,在那样关键的时候,这是个重要的信息。所以后来市场上出现了108张塞在一个盒子里卖的两副牌装,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很新颖。这也标志着“80分”终于在历史上奠定了它在大众游戏中的地位。
除了“80分”,在中学的时候我们还流行一种叫“5-10-K”的玩法,通常是三个人玩,很有意思。那时候我们常常三个人在街上买半只卤鸭,到谁家里坐在地上开始打牌,“5-10-K”,谁赢一牌就吃一块,直到鸭子吃完为止。运气总有好坏,没有常胜将军。但运气先好起来的,就能把那些大块的肉吃去;一开始走霉运到后来才转运的,就只能啃点骨头、嚼嚼屁股了。这一活动当年我们十分酷爱,伴我度过了多少美好的周末时光。
小的时候,家里地方小,我没有专门的屋子,但是有一个床头柜是我专用的。从4、5岁开始,到18岁离家上大学去,扑克牌在床头柜里不断积累,有整副的,有残缺的,从来舍不得扔,摞在一起有半米多高。如今,我很久没去看它们了,下次回家的时候去看看,应该还在。

我最喜爱的游戏是扑克。直到我终有机会开始从事麻将活动。
小的时候,在麻将桌边看麻将,不能打,但立志将来要把它打好。打麻将是要场地、器具和同伙的。这三样齐聚,对一个10岁之前的小孩是很不易的。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同伙是最先到来的,大概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就有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谈论麻将了,皆心驰神往。于是大家就开始合计如何搞定场地和器具。很难。因为即使现在,几个10岁小孩在一起支一张桌子哗啦哗啦码牌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在当时,大家谁都不敢应承在自己家里从事这项活动,虽然家里的器具摆放在哪里是早就探听清楚并觊觎已久的了。
大概在小学六年级的一天,终于有了突破,突破来自于一种叫“纸牌”的新的器具。可能很多朋友见过,就像扑克一样装在一个盒子里,牌呈竖条形,比扑克窄而长,牌上印着4个圆饼、6根棍子或者一个繁写的“發”字,诸如此类。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有了它,场地就不是问题了,因为它四个人凑在一起就可以打,不需要大地方,也没有大的动静,一旦来人,收拾隐匿的速度也很快。于是,我的麻将生涯就此开始。
对于一个小孩来说,纸牌就够好了,可以吃,可以碰,可以胡,可以算番,可以赢得筹码。大家都没有钱,筹码只是一副被平均分配的扑克牌而已。而当时,打完一场之后,大家是要把自己的筹码带回家的,下次接着来。当然,这些散落的扑克很容易丢失,下次来的时候少了几张,或者有人说“我的牌不见了”,都是很经常的事。有人的筹码彻底没了,就只好重新拿一副扑克,重新分配,从头再来。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床头柜中会总有新扑克加入又总有残缺的一个原因。
当我成长到真的可以用有厚度的方块儿从事麻将活动的时候,纸牌就被彻底遗弃了。因为麻将真正的乐趣,固然在于智力游戏,而用指端触摸麻将感觉出它是哪一张,也是极重要的快感所在。而纸牌,是没有刻痕,没有触感的。
我的高中啊,多少光阴在麻将声中度过了。那时候大家胆子大了不少,常趁家长不在家的时候聚集起来,时间或长或短。不论长短,都极认真,极珍惜。并且通常至少需要5个人参与,得轮流有人去放哨。我记得玩得最多热情最高涨的时候倒是高三。高三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认真准备高考了,连以前所谓的混混们,都忽然认真起来,好好学习,为明天开始奋斗。但越是这样,似乎反而越能找到时间的空隙,聚在某个家中,几个小时。说它能放松精神,缓解压力,在那时并非全然是无稽之谈。后来高考完了,大家疯狂了,有一天夜里跑到班上打了一个通宵的麻将。两张课桌一拼,麻将倒出来,哗哗哗,太响,在空旷的校园里,回声阵阵——“找个布垫着吧。”大家环顾四周,没有别的布,去墙上把团旗揭下来铺在课桌上,开场了。“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是不太好。”但是挡不住内心的焦灼啊……直到今天,我每回忆此景,心里都还觉得真的是有点“不太好”。
大学的时光,在很多人是轻松愉快的,我却是紧张忙碌的。清华九年,除了每周踢几回球之外,娱乐很少。打牌少,打麻将就更少。研究生期间,偶尔有同学聚会,凑一桌麻将,规矩还得现定,因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难得统一,常常争执不下许久,最终又落到北京的规矩上,毕竟在此地,随主便。九年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是在2002年,夏天,隔壁班的一个同学,代表某俱乐部参加全国麻将大赛,得了冠军。回来在BBS上写了一路的经历,甚是神奇。我见之下,觉得“我靠!那得去跟他打打!”。于是,我便登门,参观了他们的俱乐部训练,参观了那个全国冠军的奖杯,和一个方形的黄金挂坠,挂在他的脖子上,刻有“牌王”二字。他告诉我,今年这一届经费不足,以往都是24K金的,他的这个只有18K金了。很有意思,我便参战了。正式比赛使用的规矩是国标,为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于1998年7月所制定,有88个番种,8番起胡。这套规矩还是相对比较科学的,秉承的基本原则是“没有绝对的坏牌”,什么样的牌型都是可以争取足够的番数胡出来的。比如有一个番种“无番胡”(是他们这个俱乐部的一个成员发明订立的),8番——当你的牌不合剩下87个番种中的任一种,就可以用无番胡胡出来。我在他们那里打了几场,有胜有负,战绩算是中等。体验到了“麻将俱乐部”的氛围,很愉快。他们告诉我,麻将比赛常年有,俱乐部之间争胜负。有团体的名次,也有个人的名次,个人名次的争取是需要团队其他队员配合的——就是在其它桌上牺牲自己控制、打击同伴的主要竞争对手。每年最高级别的赛事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参与的国际大赛。啊!真是另外一个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中滚打了几回,就不再参与了。因为他们常常打通宵,实在对身体损耗太大。
从学校出来,开始工作,麻将的机会就更少了。反倒是在湖北的时候,有机会和这里的朋友们切磋一下。
麻将的规矩通常是由番数决定胜负的大小,也就是胡牌之后摊开牌看,符合某些特定的讲究就加番,比如清一色、碰碰胡之类的,不同讲究的番数不同,一副牌的番数越大,挣钱越多。小时候街机上的脱衣麻将,用的是台湾的规矩,就是典型的番数制,另外我们马鞍山的规矩、北京麻将也都属这一类。这种算制有两个基本的缺陷,一是烂牌很难胡出来,基本就是任人宰割了,二是小胡太容易,大胡不容易做,因为通常大胡需要的时间长,胡得慢,小胡(俗称“屁胡”)胡得快,很容易赶在大胡前面胡出来。于是为了克服这两个基本缺陷,全国人民发扬了积极创造的精神,将麻将规则日渐革新,而各地民风不同,思维差异大,革新便朝着迥异的方向走去。许多年过去后,各地规矩就大相径庭了。在我所知的麻将玩法中,我以为比较成功比较有特色的有三种。
一是国标麻将,上面介绍过了。国标是通过订立涵盖面尽量广的番种来抹杀绝对的“烂牌”,又规定8番起胡(混一色只有6番),极大地压缩了屁胡迅速胡出来的空间。
二是四川麻将。四川麻将俗称“血战到底”:一个人胡完之后,剩下三个人接着打,再胡完一个,剩下两个PK,直到PK完,此牌结束。在这样的打法下一副牌总是打很久,再烂的牌也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好。屁胡是不限制的,但是屁胡不影响大胡的空间,因为屁胡成功离场后,大胡还可以接着做,只要赶在最后一个人之前胡出来就行。于是,这种规矩实际上是通过鼓励大胡而限制小胡的。
第三种就是湖北麻将了。湖北麻将叫“红中赖子杠”,最近又发展了,可能这个名字也不长久了。在我看来,湖北麻将真正体现了湖北人长于算计的特征,而这种长于算计的核心理念在于“风险与收益平衡”。整个红中赖子杠的规矩有点琐碎,最重要的部分是:算番的时候每吃一口,就翻一番(不是加1,是乘2!),每杠一次就翻一番(为了增加杠的可能性,单张红中就可以开杠,去牌墙最后补一张——红中这张特殊牌,只能用来开杠,留在手上是不能胡牌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胡牌之后,每个人支付的金额不等,不仅要计算胡牌人的番数,还要计算每个人自己手上的番数,两相叠加!例如,某人胡出了8番,而你这边吃了一句,杠了两杠,就得给人家8×8=64番的钱,如果起点是一块,这就是64块。这样的规矩实在是科学!你想胡大牌,就得把自己整大,胡出来固然大,一旦没胡出来,赔得也多,这就是风险与收益平衡了。在这样的规则下,烂牌就不那么可怕了。首先,只要不把自己搞大,烂牌输也输不了多少。另外,你的牌烂,别人的牌就好,他们就会自己把自己搞大,一旦烂牌胡出来了,挣得也不少!屁胡也是不限制的(红中赖子杠是有起胡标准的,刚达标的就算是屁胡了),但屁胡和大胡的收益差太多——因为番数是相乘的,不是相加的,所以只要有机会,都想往大了做。我刚明白湖北麻将的规则时,甚为钦佩,觉得这里真是有大智慧。
如今,我的麻将打得少了,偶尔看看别人打,也不愿意上场。上了场,一坐几个小时,也不活动,精神也是持续紧张,太累了。年纪大了,耗不起这神了。

所以,一直以来我最喜爱的游戏是麻将。直到我终有机会开始玩起德州扑克。不过,我玩德州扑克的时间还太短,技法、思想都不成熟,远在学习阶段的初期,说不上什么,将来有一天玩得好了,有一点成熟的体系了,再来谈吧。

阅读评论(7)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16] [2月命题] 我最喜爱的游戏
GaGa 2010-03-17 12:01

我觉得吧,最喜爱的游戏之遴选标准应该是这样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给你几个大活人,你立刻就想开始玩的那个游戏。。。利用这个标准进行搜索,我脑子里掠过的是 -- 踢锅儿!!!





本来想绞尽脑汁好好给大家解释解释啥叫踢锅儿,架不住人家百度上早就有个现成的了,于是信手拈来:
***************************************
这个游戏是用沙包进行的,具体规则如下:

1 先在地上画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圆圈,叫做

2 游戏进行是1个人防守1个人进攻GaGa注:一队防守,一队进攻更有趣)

3 游戏开始先由防守者站在里将沙包使劲向进攻人的方向踢过去。(GaGa注:只要沙包没停止滚动,进攻方的任何队员都可以接力把沙包往反方向踢,以求最接近锅儿,为步骤4作准备)

4 沙包在哪里进攻者就要从哪里开始向里扔沙包,但如果在沙包没落地前被进攻者接到了沙包,则转变攻防。

5 进攻者扔出沙包后,防守者要在沙包进之前将沙包挡在外(用身体任何部分都行,防守者直接接住了扔向的沙包就直接奖一条),而且越远越好。如果沙包落在里,或者落在里又滚出外的,都要转变功防。

6 沙包被挡出后落在地上,防守者根据沙包离的远近要步数(步数就是脚尖帖脚跟的那样一步一步的走,走多少步就计多少步数)。如果要的步数所走的距离大于沙包离的距离就转变功防。如果小于就由防守者继续踢沙包,进入下一次功防。

7 防守者每次成功防守后所要的步数都要累计下来。游戏之前要约定好累计一定的步数要奖一条。而转变攻防后,要从零开始计步数。

8 防守者如果有多条命,遇到上述转变功防的时候只需减一条即可。然后继续当防守者。而且之前要的步数也不归零。
**************************************

这个游戏伴随我们度过了无数个短暂的课间十分钟。在八中女厕所前的小空地上,在食堂旁边的夹道里,到处都有锅儿的痕迹。

记忆中,晓非非常擅长游戏中的步骤3(见上),剔出的沙包又高又远,很少给步骤4(对方接住沙包,转变攻防)以可乘之机。但坏处是如果和她一拨儿(作为守方),这个课间十分钟就基本没机会上场了~~~~~倒是对方那拨儿,奔前跑后,玩得不亦乐乎!还有,一位佟姓男同学,精通步骤5的动作要领,沙包飞来,他双腿夹紧,奋力一蹦,我们的大本营(锅儿)就保住了。至于步骤6-7,由于脚丫子大小不同,女生防守更吃香(可以要更多的步数),但也常常发生因为贪心而被憋死的情况。

总之呢,踢锅儿是一个集体力脑力于一身的集体性娱乐体育活动。既要求团队配合(接力踢沙包),又要求个人素质(踢得远,砍得狠,挡得准),同时还得有冷静的头脑和对自己身体的准确了解(那个年纪男生的脚丫子恨不得天天都在长)。

哎,什么时候才能凑够一拨人,拿上自己缝制的小沙包,再痛痛快快踢一场呢~~~~~

阅读评论(5)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title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