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sAuthName in /data/home/bxu2342120002/htdocs/thinkingin/inc_display/topic.php on line 83 命题 - 三体·混沌 - Thinking In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正在与服务器连接,请稍候……

[11] [10月命题]高处
fatboy 2009-10-05 17:14

60年了,都在总结,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说:“中国足球水平太低下,让全国人民不满意”。
中国足球水平低下,这是全国人民的共识。低下就低下着吧,但是总有人爱问为什么,“为什么中国足球就搞不上去?为什么别的项目都能搞上去,中国足球就搞不上去?为什么有的项目条件那么艰苦,缺人缺钱缺设备,都能到奥运会拿金牌,中国足球就搞不上去?”
这个问题问了几十年,我想答案并不复杂。
这个问题之所以困扰人,是因为大家爱把体育运动的各个项目放在一起说,于是足球和别的项目一参照,就显得狗屁不是。但实际上,把各个项目混在一起说,在奥运会数金牌的时候有用,要讨论某一特定体育项目的发展状况就不合适了。为什么呢?因为最终决定一个体育项目的发展状况的是它的经济性,或者说干这份活儿“挣不挣钱”。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体育项目就是一种职业,踢足球是一种职业,打网球是一种职业,击剑是一种职业,扔冰壶也是一种职业。如果把各个体育项目放到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所有职业中一体考察,就会发现:所有挣钱的职业,咱们都不灵,所有不太挣钱的职业,如果中国人拿来认真搞,还有可能排在前面。
金融分析师是个挣钱的活儿,中国人干得好的很少。职业经理人是个挣钱的活儿,中国人干得好的很少。拳击经纪人是个挣钱的活儿,中国人干得好的很少。职业篮球是个挣钱的活儿,中国人干得好的有一个。F1赛车手是个挣钱的活儿,中国人干得好的一个都没有。职业足球是个挣钱的活儿,中国人干得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一个。
所以,从这种观点来看,中国人踢不好足球是很正常的事情,和中国的银行、保险、律师、财会、心理咨询不发达是一回事,不值得痛心疾首。
那么,为什么挣钱的活儿中国人都不灵呢?因为挣钱的活儿,老外的精英们都去干了。留下一些二流三流的活儿,让中国的精英们和二流三流的老外们去抢一抢,或有一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奥运会拿了50多块金牌,却不敢自称体育强国,只能说是体育大国,还要争取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原因——虽然是50多块金牌,经济性好的都没有我们的份:足球、网球、篮球、田径,这些我们都不灵。
那么,为什么只要老外的精英们花力气搞的事儿,就没我们的份呢?为什么我们的精英就没人家的精英精呢?我想,这是很多问题的根本所在,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现状决定的。
我们的现状是什么?我们的现状是:我们是一个体育大国,但还不是一个体育强国;我们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另外文化、科技这些,我想我们连一个大国都还算不上。在经济、科技、文化、体育这些事业中,经济还是最根本的。我们须如实地评价我们的经济发展现状,它是我们看待其它一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去年,(也包括之前的两三年,尤其以去年为甚,在经济危机之前)常常有人说:再过10年,最多20年,中国就会全面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成为世界的龙头。尤其是南方,以及江浙一带的一些生意兴旺的生意人爱说这种话。
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和我们的体育一样,还只是一个大国,还不是一个强国。区别在哪里呢?经济强国是带领世界经济往前跑(或者往前挪)的国家,经济大国,是说经济总量大,量大,并不一定跑在前面。这就好比科学界,吃“学术研究”这碗饭的人数不胜数,真正把人类的“科学”、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往前推进的在每个领域都凤毛麟角,而大量的科学研究者,是跟在后面跑的。这些在后面跑的研究者并非不重要,他们实现了科学的完整性(例如在费马大定理证出来之后,大量数学家扑上去把每个细节论证到严谨并加以详尽讨论),但他们毕竟不是让科学本身向前进的人。经济也是一样。科学的前进表现为新假说的不断出现以及已有假说不断被检验为正确(进入“科学理论”范畴,扩大人类认知范围)和不正确(被淘汰入科学史)的过程。经济的前进就是生产力的质的前进,生产力的质的前进表现为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已有产品不断被检验为可行——可以持续交换到超出其成本的其它物品——(进入商品市场,提高人类生产力水平)和不可行(被淘汰入经济史)的过程。
我们说美国是经济强国,不是因为它的经济总量大,而是因为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它在推动人类生产力水平的质的前进。在我们人类的生活中,以前没有电灯电话,老美发明了电话,卖到各家各户;以前没有电影电视,老美发明了电影电视,卖到城镇乡村;以前没有快餐店,到点大家回家吃饭,老美发明了肯德基麦当劳,开到世界的各个街角;以前没有卫生巾,到点大家血流成河,老美发明了绷带裹棉花,卖到全球女性的两腿之间。无中生有,创造新产品并令其在商业市场中发展壮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类生产力滚滚向前的源动力。那么,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创造了什么以前没有的东西,并且能够大规模生产,卖到全球各地吗?我想了几天,一个也没想出来。中国经济的30年在于把人类社会已有但中国社会以前没有的事情做起来,有些做得还比较好,与老外相比有了比较优势,才得以成长。加之中国人多,总量大,便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人类的经济活动状况,就好比马拉松赛道上的景象,美日欧是跑在前面的领先者,后面一大群乌央乌央跟着的就是中国选手。一场比赛,总有跑在前面的,跑在中间的,没有大部队,就仨人跑也没意思,所以跑在中间一大群也并不丢人,各有各的价值。但是认清现状总是应该的,认清现状,才好继续发愤图强。
那我们离强国,不论是体育强国还是经济强国,还有多远呢?还有很远,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看得到。这不是悲观论调,很远也不是无限远,总能到的。为什么不是很近呢?原因就在于前面说的大国和强国的区别,强国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方,它要再往前走,需要无中生有,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来,这就需要持续创新的能力,需要培育持续创新能力的土壤。而这种土壤,在今天的中国是没有的,今天中国有的,是以量取胜大规模复制已有产品的能力。我想,下一步,我们的土壤如果能培育出迅速跟进老外前沿创新的能力,就算是伟大的进步!别人昨天创造的新东西,我们今天就能学会,这并不容易。在这之后,在我们能跟住别人的创新了之后,才是进一步改良土壤,培育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的时候。这一天还很远。
这两年,尤其是经济危机之后,我们到处在说,要改变经济结构,要搞创新性经济。但怎么搞,还完全没有门道,还在很初步的探索期,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得先有能力跟住别人的创新,才能谈自己创新的问题这一点。我想,这总得有个过程。我做计算机、互联网,对这一点是有体会的。中国的生产力跟在别人后面跑,很多年了,互联网的出现,其实是中国人的一大机遇,因为这是第一次有可能中国人和老外重新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历史的负担几乎没有,轻装上阵,而且网络连接世界,大家都是公平的。互联网,是一个进入门槛超低的行业,少数人迅速暴富,绝大多数人惨淡经营,行业的整体利润率非常差。要想成为那少数几个人,主要靠的是技术、创造力、运营的执行力和运气。对于这样一个新兴行业,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是有机会在互联网出现的十年、二十年之内和老美保持同一水平线上一较高下的。但是,现在大概十五年过去了,情况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在这个新兴市场面前,终于还是落后了。身在其中的人知道,这中间我们自己人对自己人的限制、网络基础设施的缓慢发展都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我想,这里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并没有真的严肃地把这次互联网的机会当成一次赶英超美的机会,或者说,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们在意识上就不认为我们有可能有机会在生产力的某个局域达到和欧美平齐的水平。自己都没朝这个方向努力,自然也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在做互联网的人都知道,就这一行而言,老美并不比我们有实质性的优势。技术上,代码能力,中国人并不比老美差,创新能力中国人也是一流,只是老是自我阉割表现不出来罢了。如果有好的商业环境,把中国的互联网弄得比老美的红火,至少跟他们一样红火,并非难事。我并不是在抱怨,说中国互联网行业商业环境差,比起很多其它行业,算好的了。更重要的是,事情的发展总没有一蹴而就的,真的指望在其它行业的商业环境没有本质性的改观前,有一个叫互联网的行业,能和世界先进水平平齐,那是不现实的。
但这十五年,互联网毕竟做到了一个以前没有做到的事情,就是“迅速跟进国际先进市场的创新产品”。前面说过,这是我们的经济由大到强的路上必经的一步。我们有搜狐学Yahoo!,百度学Google,校内学Facebook,友播学Pandora……这些常招来外人的唏嘘:中国的互联网,就是抄老外的!这不错,但这是进步的表现,虽然没有一步进到头,但也是进步,是应该肯定的。你看到汽车行业迅速跟进世界的创新了吗?最近的汽车电子技术国产车里有吗?你看到医疗行业迅速跟进世界的创新了吗?最近发明的新药中国的药店里有吗?你看到时尚行业跟进世界的创新了吗?最近的时装展发布的流行趋势在店里能看到吗?而今天的互联网,国外稍有成长苗头的网站,一两个月内,就会有对应的中文网站出现!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创新”这件事情上,它做到了传统行业没有做到的事情,这是值得肯定的。
我想,人类历史滚滚向前,互联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出现的行业,总会有新的行业出现,在这些新兴的行业中,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差距将逐渐缩短,我们将从跟随老外的创新,到和老外一起创新,直到有一天能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出新的行业来。但这些都是在将来。今天,我们还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还在大量制造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已经发明了的产品,我们把这些产品做好,去换取那些今日领先科技的产物。而我们不满足于我们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愿朝创新的路上去,愿成为一个经济的强国,并且我们已经上路了。我想,这就是我们此时的现状。我们正视它,是我们继续向前的动力所在。路漫漫其修远,愿我此生能看到祖国强盛、中华民族引领世界前行的一天!

阅读评论(5)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4] [10月命题]高处
freewill 2009-10-19 05:41

跟爸爸妈妈在视频里聊天,照例是不着边际地唠一些家常。爸爸提起最近他们俩在家没事儿干,整理出他们以前工作上的书籍、文件之类,打算去当废纸卖掉。听到这个的时候,突然觉得鼻子酸酸的,拼命忍住才没让眼泪泛上来。然后又顺带说起家里还有好大一堆我和姐姐遗留下的物品:姐姐和我从小到大的课本,我高中时候竞赛奖的一个景德镇瓷罐子,我小时候最爱看的《童话大王》,陪伴姐姐和我长大的文革版《十万个为什么》,被姐姐看过还完好无损被我看过就翻烂了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册本《红楼梦》,爸爸某天兴冲冲从新华书店给我买回来的“金庸新著”后来发现是一个叫“金庸新”的人的著作的烂书。然后想起,我已经有一年零四个月没有回过家了呢。

早些时候跟小篮子聊天,说起我那另一个家里,自从她回去之后就灾难频发。燃气设施出了故障,先后三拨人来检修过之后依然故我。费了很大的劲剿灭的小强再现江湖。刮大风刮碎了厨房的窗玻璃,家里如同冰窖。又着急又心疼,可是又帮不上什么忙。然后想起上周五的时候,小篮子还在我的身边。一天之后,已经到了电话的另一端。如此的不真实,让我一整个星期都没能适应过来。

这个月的命题叫“高处”,以我这相对论的头脑想来,所谓高低似乎是个因人而异的概念。所以这世上本来没有高处,对于想去的人来说,那里就成了高处。在此刻的我看来,家,就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处”。

阅读评论(4)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7] [10月命题]高处
GaGa 2009-10-12 20:45

说到高处,自然会想起寒不寒的问题。

最近受3W上“那一年的我”命题影响,我的怀旧神经又开始活跃起来。在心里琢磨了无数次“那一年我在干什么”之后,我发现这一路上大部分的时间,自己都是在高处飘着。

作为一个规规矩矩又听话懂事的乖女娃,我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着各种各样的班干部职务 -- 班长,三道杠,团支书,几乎成了班干部专业户。那时候的社会没现在复杂,老师、小孩和家长也都个个单纯(或许是我幸运地遇到了其中单纯的那一些),总之,在我的记忆里,基本上没有为争取当上这些“领导职务”作过什么努力,甚至连“争取”二字都谈不上。反正就是在刚上小学时被老师推荐当上了班长(可能因为我妈是大学老师的缘故),从此就顺理成章地当了下去,每次换届选举,同学和老师都觉得我继续当下去没什么不好,我也就乐于接受。

进了中学,老师看到我小学的“辉煌历史”,就又推荐我当班长,大家也没什么反对,就这么继续干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班里的同学们也大多本分老实,没什么革命精神,对于我当班干部这件事,就像大国企里墨守成规的制度,好像没什么不好,也就没有打破的必要。而我自己呢,也自然是take it for granted。唯一有一次,大概是初中吧,换届选举前,晓非跟我说不希望我当上班长,说这样有距离。那次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因为一直以来我都自认为是个没什么架子的随和人物,说句良心话,我可从来都没觉得(或者是没意识到)当个班干部会和大家有什么不同啊。

再后来,长大了一些,开始发觉班上的男生好像都喜欢长相甜美的女孩子,或者是那些疯疯闹闹能和他们打成一片的。像我这样没有水灵灵大眼睛的班干部,充其量只能得到有礼貌的尊重。我心里有点儿着急,可又不知道该往哪儿努力,索性只能自我安慰,我心仪的那个男生应该会喜欢学习好有能力有内涵的女生吧(唉!)。。。

再到后来,晴天霹雳,那个我盼了好多年等着高考之后跟他表白的男生告诉我,他对我没感觉,就是拉着手也不会心跳加速那种。。。当时我基本上被霹焦了,经过若干个不眠之夜,我彻底认定都是多年来的女干部形象毁了我!痛定思痛,我发誓以后再也不沾任何干部的边儿了!

上了大学,我刻意躲着学生会团委之类的组织,也就偶尔参加个学生社团。在那样一个出类拔萃的校园,如果不争取,自然不会再有顺理成章的事情。从那时候起,我基本上与各种大小领导职务绝缘了。

现在工作了,又经历了(经历着)新的高处的考验。但好在,圈外人眼里的高处其实只是圈内的低处而已。作为一个junior associate,我随便抬眼望去,虚无缥缈的上方还悬着许多senior, super senior 以及su-su-super senior的人物。那里的寒气也许是我们这些仰望者都无法体会的。


所以呀,生活在低处真的挺好。或者说,找准一个与自己相配的高度,才是最重要的。

阅读评论(9) | 添加评论 | 进入全文页面

点击此处关闭窗口

title

称呼: 邮箱(选填):

个人空间(选填):

留言:

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输入左侧验证码:

*邮箱只有本文作者可察看,不会公开显示。    记住我